李洪钟院士访谈
12月12日上午,过程大厦308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李洪钟老师坐在这里与在座的年轻学生进行了亲切的交谈。谈话以主持人为代表提问,以李院士从年轻时期以来的科研生涯为主线进行的。
过程中,李老师跟周围的年轻学生们聊了很多几十年来的细节小事,包括当初报考研究生时的经历,在山西煤化所的工作,跟郭慕孙先生开始接触以及成为他的学生的往事,再到后来自己开始带学生的点点滴滴。在主持人刚开始询问李老师认为最重要的学术品质是什么的时候,李老师随即提到了"理想",是"理想"促使自己几十年来不断的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现在。他把成为郭先生学生的过程总结为:机遇+准备=成功。在山西煤化所的工作使得他可以一直处在一个可以不断学习的环境中,因为一次报告,李老师提前准备了稿子托人转交给郭先生,从而得到了郭先生的指导和肯定。在作为郭先生学生的期间,李老师学到了很多影响自己科研生涯以至后来自己指导学生的准则。李老师意味深长地回忆道,郭先生刚开始接触学生会提供给学生一些已经有基本思路的研究课题供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来选择,确定课题的标准是学术前沿加上工业需求。郭先生一直强调科研要吃第一口馒头,创新是科学的灵魂!而对于工业上的问题,李老师则提出细节决定成败!此外,他还提到郭先生退休后还经常拿着纸找他说一些新的想法,并希望学生能够给予实践验证。基于此,李老师总结的说,真正的科学家是在不断思考着的。
面对在座的学生,李老师又给予年青一代的研究生们一些建议。首先,要学会吃苦,好的物质条件背景下成长的我们需要更多的磨练。其次,要逐渐提高自己的实验动手能力。现代化学工程是实验+理论+计算机模拟三维一体的结晶,而实践才是检验科学真理的唯一标准。相对早期的科研工作者,现代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远远不足。会议中,李老师时不时翻看会前早已准备好的记录本,力求通过这难得的与众学生接触的机会,把自己从一辈子科研生涯中所总结的传授给刚刚开始学术生涯的年青一代。座下的学生也把握了这次机会,向李老师提出了一些让自己困惑已久的问题。例如,有同学提到我们现在应该掌握什么技能才能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不会有遗憾。对该问题,李老师强调要打好基础,学以致用,同时要终身学习。此外,现在的信息来源太多,如何从大量的信息流中高效率地提炼出自己所需的信息也是一个需要掌握的技能。访谈后期,李老师的学生们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谈了很多李老师在指导他们时让他们感动的小事。邹正和彭莉说道,李老师会主动联系学生,关心课题进展并帮助查找资料直至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会议室里时不时的传出阵阵笑声,李老师以他的亲切和中肯为学生在这严寒的冬日传递了一股股暖流。最后,李老师收到了我们为他准备的"良师益友"纪念证书。该次由多相师说和多相学术沙龙合办的访谈活动也圆满落下了帷幕。